夏日的池塘里,浮着一朵青莲。
花瓣凝着露水,茎秆笔直如尺,根深深扎在淤泥中,却从未沾染半分浊气。有人路过,叹它清冷孤高,可莲只是垂首不语—它知道,淤泥托举着它的生命,自己不过是守着本分,不弯不折,不贪不争。
莲旁立着一块老石,灰扑扑的,长满苔痕。
石头上曾刻着几行字,据说是某位县令留下的:“宁碎不曲,宁寂不媚。”年深日久,字迹早已模糊,但石头的棱角依旧分明。风雨来时,莲在摇曳,石却沉默着,任水流冲刷,任苔藓攀爬,始终保持着最初的轮廓。
一日,有人想搬走这石头去砌假山。
锄头砸下,石头裂开一道缝,里头竟露出一截白玉般的芯子。众人惊呼:“原是一块璞玉!”可老石依然不语。它记得百年前那位县令,为拒贿赂,亲手将玉印摔在这石上,碎玉溅入石心,从此玉与石同生共长,玉不显其贵,石不掩其拙。
后来,池塘边的石碑旁多了一行新刻的小字:“世间至洁者,不必避尘,不必耀世,只在泥泞处,守着一点不化的玉心。”
莲依旧开着,石依旧立着。
淤泥沉在池底,月光浮在水面。(彬州市豳风街道纪工委 张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