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1日,农历甲辰年正月十二,家乡平凉市庄浪县以“龙腾盛世·欢乐庄浪”为主题进行全县社火表演,虽然我身在异乡工作,但好在现在网络较发达,下班后能在手机上一饱眼福,也算慰藉了异乡游子对家乡社火表演的长久喜爱。
庄浪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、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。庄浪民俗风情淳朴,如庄浪花儿、高抬、地方戏曲、社火等,其中马尾荷包和庄浪高抬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今年在网上看到网友们给庄浪社火给予高度评价,“中国社火看甘肃、甘肃社火看庄浪”,可以说庄浪社火实至名归。庄浪社火既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,又汲取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,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,其中以被誉为“陇上一绝”的高抬艺术成就最高。
高抬是民间社火的一种,源于先秦时期的傩戏,人们装扮成各路神仙。后来傩戏走出神庙,走街串巷,因观众太多,看不清,就出现了高抬。早期全靠人力抬,越高越巧越飘逸,观众越多,评价越高。随着社会的变迁,抬架子的由人改成马车、拖拉机、汽车。记得我小时候三年级时还扮演过观音菩萨旁边的神童,那次表演后让身边的小朋友们羡慕不已。
庄浪社火规模最大的要数正月十二水洛城开集日,这一天来自全县各地的彩车、马社火、秧歌队、腰鼓队等云集水洛城,排成一条长龙,自西向东浩浩荡荡一路缓缓开过,邻县的也自发组织过来助阵,场面颇为壮观。庄浪社火表演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,一般从正月初五日“闹五穷”开始,直至二月初二日“龙抬头”开始春耕结束。日场以高台、马社火、高跷等为主,夜场演曲艺、旱船等。
庄浪的社火接社火一说。村庄间社火互访,祝贺新春。接待客村社火,称为“接社火”。双方互称“亲戚”,仪式隆重。白天在村头敲锣打鼓,鸣放炮仗迎接,在村内宽敞适中地方设桌摆糖果烟酒招待,给装扮的角色披红挂彩,最后欢送出村。夜间迎接入村后摆酒菜、油果子招待,讲究端锅子、洋盘,愈多愈盛,表示对社火表演人员的敬重。
文章最后,愿家乡社火文化延续传承,发扬光大,愿家乡一年比一年好!